林榮德博士簡介
林榮德,台灣藝術家。1937年出生於台灣台南紅瓦厝(今台南歸仁)。他的藝術演展結合音樂(含現代歌劇)、繪畫(上百幅油畫)、文學三者,顯揚國際景觀的藝術高峰。他是第一位在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•愛佛費雪大音樂廳,以整場發表個人作品的台灣音樂家。

2003年 榮獲台美基金會頒發「人文科學人才成就獎」
2003年 榮獲國際印度詩人學會頒發「世紀詩人獎」
並擬推薦為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
2003年 榮獲聯合國相關機構世界科學教育文化學會
頒發「騎士勳章」
1999年 西班牙國際倫敦學術研究院原創會員並獲聘為顧問
1995年 榮獲聯合國非政府組織(NGO)頒發「世界教師和平工作者成就獎」
1991年 榮獲國際愛因斯坦學術基金會頒發「諾貝爾和平獎」
1985年 榮獲美國錫克倫那大學基金會頒發「榮譽人權博士」
1975年 創辦林榮德音樂教育中心並從德國引進一系列音樂教育體系(奧而福教學、運用德國少年音樂學校系統、 基礎歐美鋼琴教學、學前律動和音樂),同時開創打擊和木笛(直笛)教學的先河,奠定台灣樂教基礎。
1972年~1974年 再度前往奧地利維也納音樂學院深造
1970年~1972年 回國任教於東吳大學、實踐家專、台南家專
1964年~1969年 前往德國國立斯圖佳特音樂學院留學
1962年~1963年 任教於台南女中
1961年 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

大詩人歌德說:「生命是短暫的,藝術卻是永恆」
這也確是林榮德博士堅毅不拔,孜孜不倦,日夜耕耘,終生於藝術的座右銘。

林榮德博士的 著作     畫展․義展 頌歌展  (請點選進入觀看)
林榮德博士簡介
照片集
 
林榮德教授認真作畫的神情 林博士留學德國的住所牧師街舊景,
現已改為博物館,.好友陳錦芳畫
1973年於林博士維也納歸途拜訪20世紀
德國大作曲家Carl Orff(卡爾.奧爾福)大師
     
1998年8月初美國洛杉磯台灣音樂節,林榮德博士的”小氣球夢的旅行”於拉克曼綜合演藝廳演出,並展出林博士的100幅環保音樂繪畫,林博士攝於拉克曼演藝廳前。 1996年9月14日林榮德博士的”小氣球夢的旅行”,率百名兒童合唱團於美國紐約林肯中心愛佛費雪音樂廳演出,盛況空前座無虛席。 林榮德博士的”小氣球夢的旅行” 於德國音樂聖城薩爾茲堡莫札特演藝廳演出,獲得爆炸性的成功。

藝術家宿命 林榮德看開

林榮德從兒童音樂教育啟蒙大師跳至貓頭鷹繪畫藝術,用熱情一路走來,其實跌跌撞撞、波濤起伏,對他而言,「這是藝術家宿命」,走過生命幽谷、重見開闊。
1970至2000年代,是林榮德推廣兒童音樂教育的高峰;當時從德國留學帶回基礎音樂教學新觀念的
他,開辦林榮德音樂教育中心、林榮德節奏樂團、音樂美語機構等,培養出不少優秀年輕學子,也讓音樂教學變得生活趣味。
可是,人生變化無常,近幾年起落大,他栽進貓頭鷹繪畫世界,三天三夜持續畫、可以不休息,依靠的就是意志支撐。
林榮德表示,貓頭鷹是夜間動物,代表夜晚生命,如同他現在作息,對夜晚生命特別敏感,成為畫筆下主要靈魂。
他的貓頭鷹畫作獨樹一格,用色鮮活、造型變化充滿想像力。他說,年輕時曾看到貓頭鷹,「因為餓得從樹上掉下來」,那瞬間記憶一直停駐,就成了創作靈感源泉。
或許,畫貓頭鷹的敏銳夜視,如同是他自己寫照,對人世間的觀察。

資料來源:自由時報2010.2.26

一隻關不住的大鵬鳥----林榮德

今年五月,一封越洋郵件的到來為林榮德注入新活力。這是來自印度國際詩人學會(International Poets Academy)的通知,頒給他「世紀詩人獎」,並推薦他為二○○四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。國際詩人學會稱林榮德是「卓越的詩人,不止展現了台灣人的創造力,更是當代詩壇上一顆閃亮的新星」。

半年後,林榮德又獲得了有「台灣諾貝爾獎」美譽的「台美基金會人文獎」,表揚他「長期以來不眠不休推動台灣音樂、藝術、文化、教育的提升,花光了所有個人的積蓄和財力,幾乎是在替政府文化部門作整個國家音樂藝術教育推動的工作。」

「音樂、繪畫與文學,這些對於我來說,都只是在抒發我對台灣的濃烈情感,我只希望可以保護台灣,讓台灣不再受迫害。」六十五歲的林榮德,強烈的台灣意識溢於言表。

◆最有名的音樂教室

一般人對林榮德最初的印象,應該是他在音樂方面的成就,他曾經是台灣最有名的音樂教室創辦人,鼎盛時期光台北地區的學生就有一千六百多位,其中莊雅斐更成為哈佛大學音樂系的鋼琴教授。此外他也自編兒童音樂教案、兒歌和台灣民謠,為教育下一代盡一份心力。

不過說起林榮德學習音樂的過程,他認為「自我教育」占了很大的比重。在就讀國小時,他看到擔任音樂老師的二哥坐在鋼琴前,優雅地彈奏著蕭邦的圓舞曲,心裡就許下小小的心願,希望將來能學彈鋼琴。

由於林榮德是鄉下小孩,沒機會學琴,直到讀高中時借住在二哥的宿舍,才有機會接近鋼琴,他都趁大清早或深夜,以打游擊的方式偷偷跑到二哥學校的禮堂練琴,笑稱自己是「游擊隊隊長」的林榮德,自己摸索著彈琴的技巧,就這樣過了一年,他也無師自通。或許是初生之犢不懼虎,又或者是藝高人膽大,他竟以第四名的成績考取師大音樂系。

師大畢業、當兵、教了一年書,林榮德想出國深造,但是當時要留學得先克服重重難關。「那時候要人格擔保,檢查你思想正不正確,還要交出六萬元保證金」,林榮德回憶道,因為這樣的制度讓他等一本護照等了快一年,為了出國,他淚都流乾了。

◆曾經幾乎變成瘋子

林榮德從小身體就不好,常會出現坐骨神經痛、風濕痛、胃痛,因為當兵時「棉被折不好、打靶打饅頭」,所以常被罰不能放假,他因此偷溜,被記了二大過二小過,甚至還差一點讓他不能出國。後來護照拿到了,卻因為保證金的籌措困難,讓他差點又上不了飛機。

在省南女中當了一年的音樂老師,當時林榮德所有積蓄只有三萬元,三萬元做了一套西裝,買機票剛好全部用完。後來他和父親到一位醫生家借錢借不到,「我跟我爸爸難過得站在路口掉眼淚」。

就在這種簡陋的情形下學音樂,使林榮德在自我學習過程中碰到許多難題,需要自我挑戰,也讓他比專業學習者超越更多。

然而,林榮德的苦難尚未結束。他因為被遞解回台,無顏見江東父老,加上返國後很不得志,後來有段日子生活就如同陷入痛苦的泥淖。「我曾經一整個月失眠,只靠喝咖啡維持精神,有時候想把自己撕裂,半夜脫掉上衣到外面跑整晚,很多人以為我發瘋,其實我這個人意識、意志力很強,再怎麼樣除非自殺死掉,不然就必須保留自我,不要迷失變成神經病,因為這比死掉更痛苦。」

或許是為強烈的個性使然,林榮德曾經自殺,「那時候,差不多該怎麼解決我自己是個關鍵,我對著牆壁狠狠撞了過去......後來我醒了,摸到頭上的血,心想,『唉呀,我怎麼那麼可憐,又要再死一遍......』。」

回憶起那段經過,其實滿戲劇性的,也像是場人間地獄,但是那些痛苦都變成林榮德生命中很大的動力,讓他不會一直屈服在黑暗惡勢力中。

◆無師自通繪畫自如

也是在最消沈之際,林榮德開始畫畫。其實在德國時,他就喜愛逛美術館,那些大師級的作品給他很大的啟發,「不過我很少看第二次,因為我怕大畫家會佔據我的大腦,干預到我自由的思考、想像的空間。」回台後這段不得志的時光,他便自學繪畫。

林榮德自認論技巧比他人差了十萬八千里,但他認為自己對於生老病死的深刻體驗,使他的作品超越其他人。而他的畫作更企圖與音樂、文學結合,並不時與環保主題緊緊扣合,同時也表現出他熱愛家園的心聲以及對台灣這塊土地未來的期盼。

後來林榮德回憶起過去那段灰色混沌的歲月,他認為是因為當時處在國民黨戒嚴時期,什麼都被限制,又不敢罵又不敢發洩,「我很痛恨國民黨,在那種環境下,什麼路子也沒辦法走,一個鳥籠怎麼關得住一隻大鵬鳥。」由於對國民黨政府的不認同,他開設音樂教室也索性不登記。

「我天生就是不可救藥的精神放浪者,從頭到尾屬於理想主義者這個族群,我的人生串聯著上萬的失望和苦難。」雖然如此,林榮德仍舊率真而行,悲天憫人地為自己也為台灣感到憂鬱和悲傷,也無怨無悔地奉獻自己微薄的心力。

明年,林榮德計畫到歐洲六大城市展開音樂、文學、藝術三合一的展演,他希望能獲得更多人的支持,促成他推廣、發揚自己愛地球、愛台灣的「新文藝復興」理念。
人生,不是只有考試!
林榮德認為自己能有今日一番成就,完全是自我教育的成果,「國民黨時代剝奪老百姓自我思考的空間,用補習、考試麻痺你,一切以成績來論斷,成績差就把你打入冷宮。這五十年來,台灣人的稅金就在維持這個大沙文本位主義的教育。」 他指出,現在的教育制度考試考得讓小孩氣都喘不過來,每天在學校八小時,又到補習班幾個小時,回家爸爸媽媽唸一下、阿媽唸一下,所以現在的小孩對家裡沒感情。「家庭教育也沒有,學校教育也只是個空架子,被補習班佔據。」但人生也不只有考試而已。 林榮德以德國的教育為例,那裡的小孩子有很大的自我學習空間,下午不上課,學生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,沒有人可以干涉,老師扮演提供意見的角色,學校則是提供設備。此外,幾乎著名的大城都會有一位文藝代表性人物的紀念館,例如在法蘭克福有哥德大道、博物館,隱藏在波昂小街一間不起眼的房子,竟是貝多芬的故居,這些是教育、文化深耕最偉大的資產,能給孩子深刻的啟發。 「反觀台灣,我們有什麼?」林榮德感嘆道。

資料來源:新台灣新聞週刊2003.12.11 402期

海洋是人類生存之腹地,不能欲據為己有而成為戰場
禁止一切核爆和任何以戰爭威脅的挑釁
唾棄一切荒誕不經、自欺欺人的霸權論說:
諸如「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」等等邪惡的侵略意念
嚴厲反對聯合國被利用為政治工具
因為聯合國眼盲心盲,
看不見台灣和中國之間分隔著一個偉大的「台灣海峽」是上帝的傑作
全球齊聲喊出:「保護今日海洋和大地就是保護明日人類的生存」
二十一世紀人類新文藝復興就是保護地球

資料來源:新台灣新聞週刊2003.12.11 402期
台灣我的母親

台灣我的母親 大地我的祖國
峻嶺的山巒 浮起一片綠色
涓涓溪流 流過不知名的地域
一面徘徊 一面唱歌:
台灣 我的母親 大地 我的祖國。
木麻黃在茄萣仔海岸 恬恬豎咧守衛
望眼看著永遠的海水 海水做伴。
將軍溪的管芒花也時常叫人悄念
四草的紅樹林 七股的黑面鳥仔
紅瓦厝六甲的土豆 八甲的雙冬 浪進浪出的稻仔
想著台灣的故鄉 故鄉的台灣
台灣 我的母親 大地 我的祖國。

 
 

計數器位置347791

台灣國際林榮德音樂語文藝術推廣協會
台南市東區龍山街77號2樓

電話:06-2683388 傳真:06-2683385 手機:0988038233

統編:62923433 郵政劃撥:31561722

E-mail:linjengteh@gmail.com

http://singingrevolution.hos.tw

 

捐款專戶戶名:林榮德

郵局:700 – 0031131 – 0619226

戶名:台灣國際林榮德音樂語文藝術推廣協會

日盛國際商業銀行帳號:007 – 01 – 077328- 0 – 00     台南分行代號 815